11月12日,2025年全国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现场推进会在山东青岛召开。会上,交通运输部发布了第二批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交通强国专项试点项目名单,由山东省交通运输厅牵头、山东港口物流集团参与实施的“创新35吨宽体箱多式联运‘一箱制’新模式”项目成功入选。
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交通强国专项试点任务名单于2024年开始发布,在首批名单中,由山东省交通运输厅牵头、山东省港口集团参与实施的“依托沿黄生态经济带物流通道推进降本提质增效”项目成功入选,且试点成效显著,在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及内蒙古五省区构建起“机制协同、陆港一体、多式联运”新体系,为构建国际物流大通道提供强力支撑。
本次试点项目是山东省交通运输厅与山东港口物流集团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国家交通运输结构调整优化、交通清洁低碳转型等战略要求,着力推动交通运输体系由追求速度规模向注重质量效益转变的有力实践。
近年来,国家部委多次印发关于推进多式联运发展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工作方案,强化大宗货物“公转铁”“公转水”,加快推进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发展。然而,在传统焦炭运输领域,因35吨宽体箱海陆运输尺寸不同,在货物转运过程中存在粉尘污染严重、焦炭破损率高、到厂水分超标等问题,同时还伴随着单证填报繁琐、信息联通不畅、服务功能分散等弊端。针对该情况,山东港口物流集团携手政府、铁路、焦炭和钢铁生产企业,打造“山西-日照-漳州”海铁联运“一箱制”运输通道,改造完成全国首艘35吨宽体箱专用运输船舶,配置500个箱位,真正意义上实现35吨宽体箱原箱上船、整船运输,全程不换箱、不开箱,有效降低货损货差率和物流成本,实现绿色高效运输。
根据试点任务要求,下一步,山东港口物流集团将围绕标准协同、畅通物流通道、推广数字化平台建设等方面,积极打造35吨宽体箱“一箱制”全程物流服务体系,创新多式联运“一次委托、一次结算、全程负责”服务模式,实现运单、集装箱动态、货物信息全程可视可溯,推动规则统一性、数据贯通性、服务协同性,进一步降本提质增效,为增强大宗商品供应链韧性与安全水平提供物流支撑。



